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少量或微量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功效各异,有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如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维生素类等,主要是补充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满足畜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求;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如抗氧化类、防霉类、诱食剂、抗生素类等,主要是改善饲料品质,减少养分损失,增强畜禽食欲和抗病力。正确使用饲料添加剂可有效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促进营养的吸收利用,提高饲料报酬,减少成本开支,促进畜禽生长发育,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粗放饲养条件下,动物生产性能较低,又能采集到大量的青绿饲料和杂食,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在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日粮中粗蛋白质、能量等水平高,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也要求同步提高,如仍依靠普通日粮,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已不能满足动物生长、生产的需要,应加以补充。如何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添加剂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饲料添加剂的普及使用对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动物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科学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量添加,增加成本。造成过量添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产品标准不科学,认为营养指标越高品位越好,盲目提高添加剂指标,如猪配合饲料铜指标普遍在200毫克/千克以上,是需要量的10~20倍。一些企业产品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实际添加量是标准值的2~3倍;二是对产品不放心,怕不合格,在制定配方时存在宁多勿少的倾向,再次加大添加量。若添加量超过很多,并达到某一程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产生生理障碍,同时也浪费资源,增加成本,污染环境。
另外造成过量添加的一个原因是广大养殖户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仔猪饲喂高铜日粮,能使粪便明显变黑。许多养猪者以为粪便黑就是消化吸收好,粪发黄就是消化吸收差。事实上,衡量饲料消化率的标志不在于粪的颜色,而在于饲料饲喂后的转化率(即料重比),还有粪便的形状。由于受商家误导,目前肉猪生长肥育阶段饲料中铜的添加量严重偏高,许多商业饲料厂家生产的猪用浓缩料普遍采用高铜,不仅不能有效发挥铜的促生长作用,而且当日粮含铜量超过一定量时,铜对锌和铁有拮抗作用,高铜容易诱发铁、锌缺乏症,表现为腹泻和皮肤病增加,增重减少。长期喂高铜日粮会影响猪的肝肾功能,引起动物食欲和采食量下降、腹泻等铜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