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国内第三大主粮作物,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呵护下其市场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上行通道,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距在拉大。如同大豆、油菜籽一样,国家财政也背上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并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玉米市场去政策化已成为一个趋势,玉米产业的各方参与者必将面临考验。因此,各市场主体应提前做好风险管控,尽量避免市场大幅度波动给自己带来的经营风险。
自2008年开始,国家在东三省和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至今已运行七年,玉米临储收购价由2008年的0.74—0.76元/斤提高到2014年的1.11—1.13元/斤。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稳步扩增,农户种植收益保持稳定。但临储政策的长期执行,其弊端也越发显示出来。随着玉米市场去政策化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势趋于明显,整个玉米产业格局面临变动,玉米行业参与者也将各自重新进行定位。
政策包袱越背越重
记者了解到,2012/13年度国家临储收购玉米3000余万吨,2013/14年度国家临储收购玉米逾7000万吨,2014/15年度国家临储收购玉米量达到6919万吨,实际超过7000万吨,这造就了玉米历史最高产量、最高库存,同时也成就了历史最高价格。
据华安期货谷物分析师王宇介绍,在2008—2015年期间,国内玉米临储累计收购量高达3.12亿吨,总库存量维持在1.6亿吨以上。
王宇告诉记者,国家实施临储政策在刚开始几年,对国内玉米市场平衡和价格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最近几年,虽然玉米种植面积在大幅扩增,国内玉米严重过剩,临储价格在逐年提高,但下游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并未降低。
托市价高于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刺激了玉米生产能力的释放,造成耕地、水资源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同时,价格倒挂成为常态,产区和销区、东北产区与中原产区、原料和成品倒挂,并出现企业和农民不存粮,政府收购库存大幅增加。这样,玉米托市收购价的不断提高,国内外价差在扩大,玉米进口压力激增。
玉米替代品增多
由于政府连年收储,而国际玉米价格却稳步走低,国内外玉米价差拉大,最高达到600元/吨,由此刺激玉米进口量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玉米376万吨。在其它替代谷物方面,高粱进口量同比增长近104%,大麦进口量也小幅增长。
进口玉米及其它替代谷物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国产玉米需求空间,导致南方销区港口玉米价格与北方产区港口玉米价格倒挂,从而压制了国内玉米价格整体水平。随着南方销区需求持续疲软,进口替代对玉米需求的持续压制,市场粮源虽处于持续消耗期,但消耗速度缓慢。
在玉米替代品增多的同时,饲料行业需求量也在持续低迷。受生猪存栏量仍处低位的影响,养殖业需求对国内玉米价格提振有限。同时,玉米下游深加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玉米淀粉价格大幅跳水,酒精等产品价格维持弱势。
淮北正虹饲料公司采购部王策对记者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公司玉米月采购量在5000吨以上,而目前玉米采购量只维持在3000吨左右。
玉米行情低迷
王策告诉记者,近期淮北玉米收购点收购价是1.01元/斤(含水率15—16%),企业收购窗口收购价1.06元/斤(含水率14%),与去年同期相比,玉米市场收购价低了0.3元/斤以上,与今年春节前后相比,玉米收购价回落了0.2元/斤以上。
记者从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了解到,8月20—21日该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计划销售5296487吨,实际成交52755吨,成交率只有1%,成交均价2315元/吨。截至8月上旬,今年国内临储玉米拍卖累计进行了19周,总成交量374万吨,而去年同期累计拍卖13周,总成交量2205万吨,同比下滑83%。
去政策化或成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都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快速发展,政策也会与时俱进。目前,在美国及全球玉米丰产预期下,加之国内新玉米上市进度加快,短期内玉米行情变化仍以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为大方向,而未来更倾向于市场调节。
东吴期货公司研究所所长姜兴春认为,玉米退出临储政策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各方要科学应对,收购贸易商应随行就市;消费企业要根据全球玉米状况和国内供需状况,合理预测价格波动,做好风险管理。
王宇预计,如果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或者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形式,国内玉米价格将在供给严重过剩的格局下,持续进入下行通道。(来源:安徽日报)